查看原文
其他

【广发宏观郭磊】经济如期温和放缓:前因及后果

2017-05-16 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郭磊 博士

投资要点

第一,前期我们理解二季度经济放缓,主要基于几个线索。

补库存减弱:上游价格拐点后,企业跟随价格预期补库存的力量减弱。

房地产传递:依据两个季度的经验规律,16Q3的销售触顶差不多于17Q2传递至需求端。Q1起新一轮销售下行也已开始,地产投资应有放缓。

基建触顶:一季度的基建增速较财政条件略偏高,很难再快,蕴含一定的回落空间。

为什么是"温和放缓"而不是"剧烈变差"? 基于三周期框架的理解。

第三,从二季度第一份经济数据看,除房地产投资超预期外,"温和放缓"大致在兑现。

工业:考虑到工作日因素和汽车行业波动的单一影响,目前的放缓比较温和。

消费:再通胀周期中展现高韧性,扣除汽车后基本高位持平。

投资:基建投资依然偏强,制造业投资的回踩会带来一定疑虑。

房地产:投资端韧性超预期可能和修复供给的调控导向有关。

第三,经济数据一则确定“全年偏高,前高后低”,二则确认“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空间。二季度累计增速假如为6.7-6.8%,则后续的单季度增速容忍度至少可以到6.4%。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空间被打开。

第四,目前宏观面背景下的权益市场。

正文

前期我们理解二季度经济温和放缓,主要基于几个线索。

在期报告中,我们指出二季度经济将会较一季度放缓,主要基于以下推断:

第一,上游价格拐点后,企业跟随价格预期补库存的力量减弱。CRB工业原材料同比在2016年12月份形成本轮拐点,PPI滞后在2017年2月形成拐点。上游价格拐点确认后,上中游企业跟随价格预期补库存的力量将会减弱,补库存衍生需求放缓,主动补库存将过渡到被动补库存。

第二,房地产向工业端的传递往往是两个季度,16Q3的销售触顶差不多于17Q2传递至需求端。我们在2016年12月的年度报告《名至,实归》和2017年5月的《如果是被动补库存会如何》中曾对这一经验规律做出阐述:

从过去几轮周期来看,从地产销售传递到工业端,一般是5-7个月。例如2011年4月-2011年6月的地产销售脉冲式回升,滞后带来2011年11月-2012年2月的工业数据回升和回落;2012年1月的地产销售回升,滞后带来2012年8月的工业回升;2013年1月开始的地产销售下行,滞后带来2013年8月的工业数据触顶。

2016年Q1-Q3的地产销售潮将滞后影响2016年Q3- 2017年Q1,这个时段经济不至于太差,大概率仍处于我们提出的“复苏脉冲”之中。而随Q3的最后一轮销售潮的过去及调控的启动,地产销售开始下行。按照正常的规律,2017年Q2工业端将感受到压力。

目前从销售的新一轮放缓已经开始。从3-4月开始,销售第二轮高斜率同比拐点已经出现,4月单月已经从3月的14.7%回落至于7.8%,作为滞后效应,2-3季度地产新开工和投资应该会再出现一轮小放缓,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也会再有继续。

第三,一季度18.7%左右的基建较财政条件略偏高,蕴含一定的回落空间。在《经济表现的背后驱动及其未来趋势》中,我们曾指出一季度基建蕴含回落空间:1-2月基建投资为21.3%,一季度累计增速为18.7%。从赤字率空间估算,开年增速显然是略偏高的。如果全年基建累计增速在16-18%左右应该比较符合政策预期(发改委预计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65万亿左右,而去年为59.6万亿;去年FAI增速为8.1%,基建增速为15.7%;按FAI为8.8-9%的预期,基建增速应该在16-18%左右),一季度的18.7%仍包含一定的可回落空间。

为什么认为是“温和放缓”而不是剧烈变差?根据我们年初搭建的框架,目前中国经济受三周期叠加的影响。库兹涅茨周期(1999至今)在继续向下;朱格拉周期(1999-2008;2009-2016;2017-)刚开始新一轮周期抬头;库存周期(2016.7-)已经历了三个季度左右的主动补库存。从经验规律看,三周期向上的时段,经济会比较强,如2003-2004、2006-2007的部分时段,类似于很多人理解的广义“复苏”;三周期向下的时段,经济会比较弱,如2014-2016的部分时段,类似于很多人理解的深度“通缩”。

其余的时段则没有那么极端。2016年Q3至2017年Q1经济所处的阶段是两周期向上,经济表现是温和回升。2017年Q2开始,主动补库存结束,两周期向上变为一周期向上,温和回升变为温和放缓。

目前和深度通缩时段的一个核心区别是:制造业绝大部分行业资本开支已经在底部位置;地产销售和投资较均衡位透支不大;外需产业链处于修复中;政治经济周期下也处于十三五新项目的上行期。

我们估计在2017年1季度名义、实际GDP分别为11.8、6.9的前提下,2-4季度名义GDP将放缓为10%左右;实际GDP将放缓为6.6-6.8之间。经济不存在太大压力。

从二季度第一份经济数据来看,除房地产投资超预期外,其余的推断大致都在兑现。

从4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除消费偏强、房地产投资也暂时没有放缓外,其余的逻辑基本上在兑现:

工业增加值从高点放缓。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5%,低于3月7.6%和一季度累计值的6.8%,但高于去年四季度的6.1%。

固定资产投资从高点放缓。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从一季度的9.2%回落至8.9%;隐含的4月单月增速为8.1%,低于3月的9.5%,持平于1-2月,略高于去年四季度的8.0%。

消费增速从高点放缓。4月消费增速为10.7%,低于3月的10.9%,高于1-2月的10.0%,大致持平于去年三四季度。

房地产投资还在超预期地继续上升,但新开工已有所放缓。4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9.3%,较一季度的9.1%进一步加快。但新开工的累计增速从一季度的11.6%放缓至11.1%。

工业:考虑到工作日因素和汽车行业波动,目前的放缓比较温和。

关于工业增加值数据,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点:

4月少一个工作日,实际放缓幅度要更小。4月工业增加值为6.5%,低于3月的7.6%,出现了1.1个点的回落。但需要注意的一个技术细节是,五一小长假提前导致4月份工作日同比减少一天(2017年4月为19天,2016年为20天,3月和5月并无区别)。从历史数据看,工作日影响对于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是显著的。

汽车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单行业影响。汽车行业工业增加值为9.2%,大幅低于3月的12.3%和1-2月的17%;主要工业品产量中,汽车也由3月的5.5%和一季度的9.6%大幅下行至4月当月的仅0.3%。按5%左右的工业增加值占比粗略估算,单汽车行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负向拉动大约为0.2个点。

分行业来看,工业增加值表现在逻辑上比较清晰,下游消费和中游制造在加速,其余在减速。除汽车外,放缓的一则是跟受上游价格预期影响的行业,如黑色、有色、化工、金属制品、橡胶等;继续加速的行业一则是下游的食品、医药;二则是中游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换句话说,是下游再通胀周期(我们上篇报告已经指出,消费类行业的估值基本跟随核心CPI在走)和中游朱格拉周期在对工业数据提供支撑。

消费:再通胀周期中展现高韧性,扣除汽车后基本高位持平。

如何看4月消费数据?

消费同比放缓0.2个点,但环比季调比3月更快。4月消费增速为10.7%,较上月的10.9%放缓0.2个点;环比季调为0.79%,快于3月的0.76%。

扣除汽车后增速大致高位持平。扣除汽车类零售额后,消费增速为11%,大致持平于3月的高位,显示出消费的整体内生增速并没有明显变化。

在一轮再通胀周期中,消费还是有明显韧性。在上篇报告《核心CPI与真实通胀周期》中,我们指出,CPI与通胀的背离主要源于粮食价格扰动;在过去几个季度中,核心CPI一直在震荡上行。而消费是顺通胀周期的,在一轮通胀周期中,消费会呈现出明显的韧性。

在一轮再通胀周期中,消费还是有明显韧性。在上篇报告《核心CPI与真实通胀周期》中,我们指出,CPI与通胀的背离主要源于粮食价格扰动;在过去几个季度中,核心CPI一直在震荡上行。而消费是顺通胀周期的,在一轮通胀周期中,消费会呈现出明显的韧性。

消费在后续会继续面临汽车和房地产的负向拉动,可能会有小幅放缓,但非耐用类消费可能仍将景气。家具、家电、装饰装潢)都会受到一定滞后影响。基于汽车、地产的继续传递,我们判断后续消费在展示出韧性的同时,可能会有小幅放缓。非耐用消费品类的消费比较符合消费本质,大致与再通胀周期相关,可能会随二季度起CPI的修复继续保持景气。

投资:基建投资依然偏强,制造业投资的回踩会带来一定疑虑。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9%,弱于3月,但仍快于去年三季度至今的其他月份。隐含的当月投资为8.1%,可作为对照的去年三季度、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季度同比分别为7.1%、8.0%、9.2%。

数据中可能包含价格因素的影响,但不是全部。过去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分别为-0.1、1.4、4.5;4月PPI为6.4%,大幅低于3月的7.6%和一季度的7.4%。当然,价格很难于投资名义值完全对应。如果简单对应的话,4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值较3月放缓1.4个点,其中价格放缓1.2个点;累计值较3月放缓0.3个点,其中价格放缓0.2个点。

基建投资依然偏强,扣除铁路数据的波动后,基建基本没有放缓。4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为18.2%,弱于3月累计的18.7%;但其中一个背景是铁路投资单月增长-11%,铁路投资累计增速由1-3月的20.5%大幅回落至6.9%。如果我们扣除掉铁路投资的部分,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反而由3月的18.6%上升为18.8%,公共管理设施的投资加速比较明显。

铁路投资每年是一个固定的计划,所以其放缓背后几乎不存在趋势性。整体来看,基建依然偏强。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资金来源指标均有好转。4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速回升0.6个点;资金来源回升1.5个点。作为先导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好转亦指向后续投资暂时不会有大幅下行风险。

制造业投资的回踩可能会带来一定担忧,短期内关于制造业投资的判断很难证实或证伪。制造业投资由3月累计的5.8%放缓至4月累计的4.9%,虽然依然高于3月之前的月份,但4月隐含单月增速只有3.2%,回落至2016年11月以前的水平,这一点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疑虑。我们倾向于认为在资本开支的经验底部,制造业投资没有下行空间,目前仍然是震荡修复过程中的回踩。客观来说,这一点仍需后续数据继续验证,目前对于制造业投资偏乐观还是偏悲观的解读都不存在强证据。

房地产:投资端韧性超预期可能和修复供给的调控导向有关。

4月房地产销售在继续放缓,4月销售由3月的19.5%回落至15.7%;但投资端比较有韧性,新开工由3月的11.6%回落至11.1%,仍是过去7个月以来的第二高位;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为9.3%,较3月继续加快。拿地上月已经放缓,本月却出现反弹,大幅上升至8.1%。

按照一般规律,销售领先于拿地、新开工和投资,目前投资端应处于放缓周期中;投资端超预期的韧性可能和抑制投机需求、修复新房供给的调控导向有关。一线城市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大了土地和房屋的供应力度;而三四线相对顺利的库存去化也带来了供给修复需求。

经济温和放缓一则确定“全年偏高,前高后低”,二则确认“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空间。

前隐含的趋势数值应该在6.8%左右,二季度可能在6.7-6.8%。一季度的出口为8.2,4月单月为8.0;一季度的工业增加值为6.8,4月为6.5;一季度的消费为10.0,4月为10.7;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为9.2,4月为8.9。粗略估算,一季度GDP为6.9%,目前隐含的趋势数值应该在6.8%左右,二季度可能在6.7-6.8%。考虑到PPI的回落、CPI的回升,名义GDP可能会从一季度的11.8%回落至10-10.5%左右。这一点与我们前期预期基本吻合。

这样的一个经济数据大致会确认两件事情:

第一,“全年偏高、前高后低”的走势比较确定。如前所述,按照目前的数据和后续逻辑去理解,一季度会是全年名义和实际增速的双高点,后面温和放缓。相对较好的外需环境、偏低的制造业投资、已经处于相对低位的房地产投资、政治经济周期下偏强的基建将有效约束后续下行斜率。“全年偏高、前高后低”将是2017年的特征之一。

第二,经济风险不大,“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空间比较确定。2017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由2016年的6.5-7%下调为6.5%,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已经难度不大。二季度累计增速假如为6.7%,则后续的单季度增速容忍度甚至可以到6.4%。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空间被打开。

目前宏观面背景下的权益市场。显而易见,第一个因素会对盈利的想象空间形成约束;第二个因素会对广义流动性形成约束。从大逻辑上来说,权益资产定价上的机会不会太明显,非系统性机会存在于利率阶段性缓和、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的夹缝中。但如前所述,由于经济既不是全面复苏(三周期向上),也不是通缩(三周期向下),行业景气的分化会超出在以上两个阶段的经验,我们还是可以沿着产业和行业逻辑去寻找一些更中期的线索,如外需产业链的改善、制造业资本开支的修复、金融业资产负债表的再清晰化、新人口红利和三四线消费升级等。


风险提示:经济上行或下行压力超预期





国内实体系列

【广发宏观郭磊】利率的三个标尺

【广发宏观郭磊】核心CPI与真实通胀周期

【广发宏观】我们前期重要报告整理版

【广发宏观贺骁束】通胀:基于CPI分项的具体测算

【广发宏观郭磊】如果是被动补库存会如何

【广发宏观郭磊】商品收益率的宏观信号价值

【广发宏观贺骁束】通胀:基于产出缺口的两种测算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数据公布后的经济逻辑变化

【广发宏观郭磊】经济表现的背后驱动及其未来趋势

【广发宏观郭磊】关注顺差/名义GDP的趋势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通胀:背离及合一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隐含着什么

【广发宏观郭磊】设立雄安新区的三个目的

【广发宏观郭磊】三周期叠加框架详解

【广发宏观郭磊】企业利润向何处去

【广发宏观郭磊】数据、驱动因素及宏观面的三条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徘徊难掩BDI新高,贸易逆差属暂时现象

【广发宏观郭磊】我们该如何看CPI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制造业投资:基于库存和资本开支角度的梳理

【广发宏观郭磊】三四线消费升级的宏观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名义济增速重回高位:事实、影响及历史参考情形2003-2004

【广发宏观郭磊】库兹涅茨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存周期的三期叠加

 

国内货币系列

【广发宏观周君芝】金融杠杆的动态演绎:周期轮回,结构变化

【广发宏观周君芝】金融杠杆中的委外投资

【广发宏观郭磊、周君芝】当前货币环境究竟如何

【广发宏观】同业存单撬动结构性杠杆: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广发宏观】金融杠杆到底是什么?

 

海外宏观&大宗系列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油价调整会否干扰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马克龙的政策主张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就业数据超预期,核心通胀或得支撑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声明偏鹰,美联储6月行动概率上升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海外市场:如果不再避险,将会如何演绎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法国大选会飞出黑天鹅吗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四种情形下的避险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从欧日宽货币的或有“极限”看其政策退出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非农低迷?或因接近充分就业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原油价格的约束机制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是时候聊聊美联储缩表了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怎么看黄金?——对于黄金研究框架的探讨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FED加息靴子落地:声明显鹰,但讲话偏鸽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英即将启动脱欧,会否提振避险资产?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美再次触发债务上限,影响几何?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为什么超预期非农数据出来美元反而跌?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海外宏观专题:美国通胀的四因素预测模型

【广发宏观静观海外】海外宏观专题:泰勒规则变迁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前瞻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